《Az-Gti的拆解与调试(第三章,赤纬轴的调节与维护》

《Az-Gti的拆解与调试(第三章,赤纬轴的调节与维护》

上一章我们一起调节了赤纬轴的轴向窜动,并明白了其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阻尼,并在清洁后装配妥当,下面。我们继续整备赤纬轴动力部分,并调整与维护它。

首先第一步,我们可以看到电机接线处更容易拆除(相对于主板位置),这里可以用一个一字改锥在插座与插排的缝隙中轻轻撬开,一定不要用力拔动这脆弱的线,否则可能导致插针脱落或者插座形变,并且注意在操作时养成放除自身静电的好习惯,以防击穿没有任何保护的主板。



L型传动调整机构

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整个调节机构的L型构造,他其实由四部分组成:

1. 限位销与压紧螺母

2. 拉簧与拉簧上止柱

3. 电机与减速机构(包含蜗杆)

4. 垫片

它是由一个拉簧,用以绷紧整个减速机构,并通过L型拐点位置的一个限位柱配合限位柱的一个锁紧螺母来实现蜗轮蜗杆的间隙配合,并可以通过其减速机构的旋入啮合程度减少背隙的大小和传动阻力的大小。(请注意,我在这里用的是大小而不是消除,因为在任何传动场景中,尤其是以齿传动不论是初级还是次级乃至末级传动中,只要有齿间的转矩传导,都会存在间隙,这个具体数值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减小,但不能消除。)

下图是这个机构最大和最小调整量的状态示意:

上图为最大齿隙可以看到,蜗轮和蜗杆已经彻底分离,而下 图的蜗轮蜗杆在最小间隙已经过度结合

(我拆除了拉簧,以为了获得最大的调整位置用以示意其工作原理)




限位销

这个叫限位柱也好还是叫限位销也罢,我觉得应该单独拉出来说一下。功能确实不存在问题,就是他这个调节的方便性真的很低效。

还是三部分组成:

销体是一个双头螺柱,一头旋入gti的基座,另一头用一个胶圈防松螺母压紧整个调节行程,再配合一个平垫防止压伤。注意看上边示意间隙调整的图,图中限位销的调整孔直径明显是大于柱体的,这就给我们调整机构的整体位置带来了一个调整量,并且这个量足以调节到一个适合蜗轮蜗杆啮合到最佳程度的范围。我要吐槽的是这个压紧结构的调节方式,你必须先把压紧螺母预紧到超出拉簧的拉力阈值,也就是说拉簧拉不动这个机构但是人手或者通过工具还可以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再轻微的调节,这个过程非常反人类,往往你调节到一个合适的范围再进行试车中微调时,一个用力过猛就会导致调节过量。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想到应该引入一个偏心销,这样只需要转动销体制造偏心量就可以做到精确调节的目的(当然这都是废话)。



电机以及其减速机构

Az-Gti的动力源是一个微型步进电机配合一级齿轮箱(非行星)再通过一个过轮传递给蜗杆,驱动蜗轮盘转动。这里出现回差的结构有三个(海量回差来袭预警)

图中可以看到,黑色的是一个叠层齿轮箱,他作为电机的初级减速传递转矩给两个同样的齿轮,把转矩过度给蜗杆

怒气来袭,你们可以想见,在用手拨动这套过轮时,产生了海量的回差,我起初是以为这两个铜齿轮配合不好,再到我拆掉了齿轮用手转动了齿轮箱的输出端,我崩溃了。经过测试,这个齿轮箱的回差足有5°到10°(很保守)。(不想继续说了)总结来说就是,从源头出现的问题,最终会放大到入海口,你们可以脑补。对于这个齿轮箱出现回差的问题,基于对原厂的尊重我选择忍耐。不过好消息是,这个过轮结构没有问题,虽然不提供很大的调节冗余,但是背隙很小(相对于齿轮箱来说)。所以,我们可以做清洁工作并选择QTM(GTA)即可。



过渡齿轮

我的Gti是每年都会打散维护的,因为我每次都会在清洁后给它尝试加注不一样的润滑基质,但是每次打散拆开后都会有惊喜等着我来发现,比如这次,这个gti是去年夏天维护过的,今年在南天区导星效果不好所以才维护,就是这样的去年维护的很好的gti,现在我又发现了铜屑,见下图

没事儿,只要你定期维护,每次都会有铜屑,想让gti各个位置不产生铜屑或者铝屑的方案就是不维护。(这也就是gti的调节不能稳定的原因)



最后再来说说L型机构的端点转轴

螺丝头下方是一个波形垫配合平垫可以在预紧力达标的情况下转动,达到配合调节机构自由度又施加一定预紧力的结构,这部分没什么说的中规中矩。



试车

在赤纬轴试车的时候我推荐在涡轮盘上画一条迟缓线它的延长位置应标注在gti壳体或者任何一个可以显示转动量的固定位置,方便试车、


1. 先调节背隙到一个目测既能有效传递转矩又不至于过度啮合产生卡死的位置进行紧定(需要压紧螺母,转动可能会在预紧力不足或刚刚超过阈值时,改变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造成间隙加大)

2. 正反试车一次,标记不顺畅位置并检查涡轮盘齿内位置是否有铝屑

3. 加注润滑,长试车并微调,推荐正反全齿试车5到10次(跑全整个导程)

如何判断间隙是否合适

1. 在试车时如果转动中存在独特的噪音并在某个位置重复,或者整体噪音过大需要调节

2. 锁紧赤纬轴离合,用手扳动鸠尾槽,如果出现框量,需要调节

3. 正反试车中,观察啮合情况,如果出现正反转切换有框量,需要调节

4. 实测,如果在拍摄中发现导星拉不住,或者在某一个天区,某一个相对位置出现问题,需要调节。



最后:附上未维护和维护后的导星效果对比

维护前:



维护后: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