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11.8月全食掩星中,我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合成星轨,记录全食期间的整个天王星掩星过程。
当月全食发生时,瑞利散射使得地球投下的本影失去了大部分以蓝光为代表的短波色光。然而,剩下的除了红光,还有许多波长更长的红外光也进入了相机的传感器。
由于拍摄使用的天文制冷相机(QHY600C)没有配备红外截止滤光片。以上这种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月全食阶段,即使采用了正确的白平衡,背景恒星的颜色看起来非常正常,月面的颜色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紫色至粉红色,这与肉眼所见的砖红色完全不同。
我认为这种月食中才会发生的现象非常有趣,展示了一种真实存在但肉眼无法察觉的细节,所以保留了月球的色偏,而不是试图用其他机位拍摄的正常照片进行单独校正。
在全食开始前,我使用每3分钟进行6秒长曝光的方式拍摄,以记录背景恒星,所以前半段星星是以一系列点的形式出现的。
全食开始后,我切换到6秒连续曝光来拍摄其余的照片,所以恒星形成了一条连续的直线,直到掩星发生。
选择6秒是因为月球在我的望远镜中视运动速度大约为6秒/像素。
这张照片是在本影见食至天王星被掩之间追踪月球两个半小时拍摄的,希望大家喜欢!
当月全食发生时,瑞利散射使得地球投下的本影失去了大部分以蓝光为代表的短波色光。然而,剩下的除了红光,还有许多波长更长的红外光也进入了相机的传感器。
由于拍摄使用的天文制冷相机(QHY600C)没有配备红外截止滤光片。以上这种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月全食阶段,即使采用了正确的白平衡,背景恒星的颜色看起来非常正常,月面的颜色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紫色至粉红色,这与肉眼所见的砖红色完全不同。
我认为这种月食中才会发生的现象非常有趣,展示了一种真实存在但肉眼无法察觉的细节,所以保留了月球的色偏,而不是试图用其他机位拍摄的正常照片进行单独校正。
在全食开始前,我使用每3分钟进行6秒长曝光的方式拍摄,以记录背景恒星,所以前半段星星是以一系列点的形式出现的。
全食开始后,我切换到6秒连续曝光来拍摄其余的照片,所以恒星形成了一条连续的直线,直到掩星发生。
选择6秒是因为月球在我的望远镜中视运动速度大约为6秒/像素。
这张照片是在本影见食至天王星被掩之间追踪月球两个半小时拍摄的,希望大家喜欢!
- 拍摄地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复兴街18-1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文台
- 镜头/望远镜: 天虎90apo pro
- 相机: QHY600C
- 赤道仪: iOptron CEM70G
- 拍摄张数: 500
- 曝光时长: 6s单帧
星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