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1333 胚胎星云

总计快12小时,第一次后期处理暗云,比较难控制最终效果。
NGC 1333 是位于英仙座分子云复合体内的反射星云,距离地球约 1000 光年。它由德国天文学家爱德华·申费尔德于 1855 年 12 月 1 日首次记录,是研究恒星诞生的重要实验室[^0^]。星云中心主要由 B6 型恒星 SVS 3 等年轻恒星照亮,蓝色辉光来自星际尘埃反射星光,而红色区域则由电离氢发出[^2^]。
NGC 1333 内部拥有约 80 颗前主序星,并检测到大量原恒星、赫比格-哈罗天体及原行星盘,是距离最近、最活跃的恒星形成区之一[^3^]。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最新观测还在这里发现了一批质量介于 5–15 倍木星的褐矮星,暗示存在独特的“湍流”形成机制[^5^]。凭借丰富的年轻天体和复杂结构,NGC 1333 成为探究恒星与行星系统起源的关键目标[^6^]。

  • 拍摄地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阿克苏乡胜利北路高崖子牧场学校东300米 高崖子天文台
  • 镜头/望远镜: 天虎80Apo rpo
  • 相机: GEM45
  • 滤镜: Antlia LRGB
  • 拍摄张数: L 68 RGB 30
  • 曝光时长: 300s

评 论